本文转自:人民日报客户端
陈碧璎 杨可鑫 张萍萍 陈壮桂 贺林平
近期,肺炎支原体感染持续引发关注,孩子持续发热、对常规治疗药物耐药、症状难以判断等问题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话题。对此,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(下称“中山三院”)儿科专家提醒,支原体感染不要慌,一般不要住院;在居家治疗时,不要以退热为目的盲目用药,但对于转为危重症的风险,则须早期识别相关预警信号。
高热不等同于重症,别滥用退热药
今年支原体感染的孩子最突出的症状是持续高热,如何解决孩子高热是儿科急诊的焦点。对此,中山三院儿科主任陈壮桂说,“事实上,体温的高低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直接相关。对于急性发热,退热处理的目标是改善发热孩子的舒适度,而非单纯恢复正常体温。”
他建议,居家治疗中,家长可以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,给孩子少穿衣服或少盖被子;适当地降低环境温度,通过贴退热贴、温水擦拭身体或者洗温水澡可以快速地缓解体温;此外,多喝温水、米汤等可以帮助孩子应对脱水,通过出汗和排尿带出身体内的过多热量。
值得注意的是,高热不等同于重症,发热只是症状,对因下药治疗才是重点。该院儿科专家陈碧璎提醒,合理使用退热药,不能以退热为目标而给予孩子多种退热药混合服用,或者过量使用退热药。
对于6个月-6岁的孩子,体温过高可能会导致孩子发生抽搐,医学上称为热性惊厥。医生建议,对于发生高热惊厥的孩子,解开衣领,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,同时避免孩子从高处摔伤造成二次伤害,并尽早送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。不宜用掐人中、塞手指等方法处理“抢救”的孩子。
危重症四大预警,早期识别及时就医
在居家治疗中,陈壮桂提醒,家长要注意重症和危重症识别。根据2023年的治疗指南简化观察指标,便于家长们从症状上早期发现孩子转为重症,有下列之一者需要就医:
(1)持续高热(39℃以上)≥5天或发热≥7天,体温高峰无下降趋势;
(2)出现肺内症状加重如喘息、气促、呼吸困难、胸痛、咯血等症状之一。这些表现与病情变重、合并塑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发作、胸腔积液和肺栓塞等有关;
(3)出现肺外并发症,以脑炎最为常见,孩子可出现抽搐、意识改变等;
(4)静息状态下,吸空气时指脉氧饱和度低于93%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